“放心吧,我們絕對不會耽誤孩子學習的,而且學習這種事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古詩詞中說道。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習不隻是在課堂上,也是在生活中。
幾人在這交流著,旁邊的一個小朋友在洗白菜葉。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忽的看見白菜他就冒出了這樣一首詩句。
“老師你猜我這裡麵說的是什麼?”
“是白菜嗎?寶貝。”
小朋友和旁邊的老師一邊在洗著白菜,一邊在說著關於白菜的詩句。
所謂出口成章,不過如此。
“那小朋友們知道白菜在古代的地位嗎?”
很多文人都喜歡誇讚白菜,說他如冰雪如玉石如蜜藕。
“我知道白菜也稱為白菜,也是象征財富地位的。”
“我還知道明朝朱元璋的翡翠白玉湯的故事呢。”
老師的一句引導引來了大家的探討,一邊洗著白菜,洗著小蔥,一邊講述自己的知識。
大家的討論引來了寶寶的興趣。
寶寶也湊上前去大聲的說“我知道我知道白菜可以解百毒。”
寶寶的爸爸媽媽聽到寶寶這樣說,連忙把他拉到一邊讓他少說話,人家都是說什麼古詩詞說什麼雅稱。
再不濟是什麼曆史故事,他上來一句白菜解百毒,這不都是家常話嗎?
還是爺爺奶奶在家常說的時候他學過去了。
旁邊的老師朝著寶寶的爸爸媽媽擺了擺手。
“天呐寶貝你真聰明,白菜確實可以解百毒,在古時候人們的眼裡他就是這樣認為的。”
“你好厲害呀,你叫什麼名字?”
旁邊的小朋友也不吝誇獎。
寶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我叫寶寶。”
“寶寶,你要不要和我一起洗白菜?”
旁邊的小朋友熱情的邀請他去洗白菜。
寶寶的爸爸媽媽看著。其他小朋友並不排斥他,相反還和他熱情的分享。
“剛開始孩子來到一個新地方,不要過多的對他苛責。”
“現在的家長總覺得休息就是在浪費時間。”
其實你不好好休息,又怎麼能空出腦子來接收新的知識呢?
我們應該給小朋友一點點時間。
讓他們逐步成長起來。
而不是揠苗助長。
說著老師便帶著小朋友去做彆的。
“你這是在做什麼呀?”
寶寶好奇的看著其他小朋友在準備切菜。
“我們今天要吃白菜宴。”
白菜宴是什麼東西?
對於寶寶來說,這個東西已經超出了理解的範圍。
“我們今天的主要菜品就是白菜。”
“白菜為題,白菜組詞,白菜作詩,吃也要白菜。”
“像我這個就是翡翠白玉湯,典故就是明朝的皇帝朱元璋。”
“我這個是納百財之福。”
“還有我,白菜肉餡的大蒸包。”
朋友們看到這一幕都覺得很新奇怪不得今天這麼多白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