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位居上首的李世民,也將目光從蕭瑀身上移開,看向李承乾。
顯然是對李承乾剛才說的話,表示了認可。
見到如此眾多的眼神,看向自己。
曆經多年的儲君培養,李承乾已經對這樣的場合遊刃有餘。
隻見他神態自若,脊背挺得筆直,周身散發著沉穩且自信的氣場。
抬眸間,目光平和地環視朝堂,聲音清晰且堅定。
“既然諸位都心係北疆戰事,那便集思廣益。依本宮之見,我們不妨先梳理當下困境,再針對性地尋求解決之法。”
說完,他看向李世民,神情鄭重道。
“父皇...兒臣認為,最重要的是關於大軍糧草物資問題,當下已至冬季,若再不及時調配物資,等到雨雪一起,路途冰封,運輸起來可就不容易了。”
此時的李承乾站在群臣麵前,條理清晰,儘顯儲君風範。
儘管李承乾有意將征召李恪這件事,暫且擱置一旁。
但見到這一幕的李世民,還是頻頻點頭。
顯然是被李承乾現在表現出來的沉穩與睿智所打動。
在李承乾說完話之後,他便緩緩開口道。
“太子所言不錯,前些日子,因為災情的緣故,糧草有所耽擱,但眼下既然災情已除,那糧草問題,便不可再行延誤。”
說話間,李世民目光掃過朝堂眾臣,將視線聚集在戶部尚書戴胄身上。
“玄胤,你現在掌管戶部,北疆戰事關乎國本,糧草與物資乃重中之重。戶部與工部必須協同合作,務必在十日之內,準備好第一批可供大軍維持一個月消耗的糧草,以及足夠的禦寒衣物、皮甲、帳篷等物資。此事你牽頭負責,有何難處,儘管向朕直言。”
若是前些日子,身為戶部尚書的戴胄,聽到這樣的要求,或許會感到壓力巨大。
然而,災情過後,江南、河北地區已經陸續向長安運來了大量的糧食與物資。
加之各地官府加緊征收與調配,戶部的壓力已大為緩解。
因此,戴胄神色從容,躬身應道:“陛下放心,江南、河北等地的糧草已陸續運抵長安,工部也已加緊趕製禦寒衣物與軍需物資,五日之內,臣定當將第一批糧草物,移交之兵部。”
聽完戴胄的一席話,李世民也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隻是,該派何人運送糧草前往北疆呢?
李世民指尖輕叩禦案,一時間也有些躊躇。
儘管大唐的精兵強將如雲,但為了對付大唐的死敵——突厥。
大唐最精銳的府兵和名將大多已派往北疆前線,留守在長安的大將也要負責拱衛京畿、防備其他方向的潛在威脅,能抽調去押運糧草的人選著實有限。
雖說北疆路途艱險,又值冬季。
但好在運送糧草的路途,基本上都在大唐的控製範圍之內。
但也需要防範突厥遊騎的襲擾,應對惡劣天氣,以及統籌計劃好糧草調度。
這個任務說重不重,說輕也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