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能走,娘,兒扶著您。”
秦夫人立刻笑著享受著兒子的攙扶。
“這一路受苦了吧?你這麼忙,不回來娘也不怪你的。”
“之前在京城,想回來太難,但這次我在江南西路任職,再不回來,豈不是不孝?”
他家在江南東路的婺源縣,而他現在是江南西路轉運使,在隆興府辦公。
兩地雖然也有五六百裡路,但他走官道,沿途驛站都可以更換馬匹,三四天就能到家,比從京城回來要方便多了。
母子倆說著話來到了大廳。
秦家的房子風格更傾向於徽州的風格,所以走過回字廊就是大廳。
大廳裡仆婦們正在將早就準備好的年夜飯擺上桌。
秦硯扶著娘親坐下,這才看著眾人。
而後微微作了個揖,嘴裡喊著:“三叔公,表叔,大哥……”
被喊名字的三人連連讓開不敢受他的禮。
三叔公道:“聽你娘說你要回來,我們也是多年不見了,就來看看。”
秦硯點頭。
表叔則道:“秦家出了一個運轉使,可是給我們大大的長臉了。”
這個大哥是堂哥,大伯已經故去了。
大堂哥道:“這段時間不少人來我們家打聽你的情況呢。我走出去彆提多有麵子了。”
聽著這些人的恭維,秦硯隻是點點頭:“諸位吃過了嗎?”
三個人神情一僵,不知道是回答吃了好還是沒吃好。
秦硯並沒有給他們思考太久,直接給出了答案。
“要不有什麼事明天再說,這些年我一直沒回來,現在我想跟我娘好好過個年。”
“應該的應該的。”三叔公臉色有些訕訕,他們本想親戚的仗著身份在這邊吃點呢。
倒不是稀罕他家的飯菜,主要是稀罕他這個人,想拉拉關係。“那、那你們先吃。”表叔也有些尷尬。
大哥則道:“你這趕了好幾天得路肯定很辛苦,你陪著嬸娘先過年,我們晚點再聊。”
秦硯點點頭:“雲舒,替我送一下客。”
一個客字,讓這三人臉色又僵了下,但他們不敢有意見。
誰讓他們曾經得罪了他呢。
這三位都被“趕”走了,其他人就更彆說了,也隻能跟在這些人身後灰溜溜的走了。
等他們走了後,秦母才無奈地道:“你這又是何必呢?他們家的小輩也出了幾個秀才,以後要是考取了功名,對你來說也是一股助力。”
秦硯重新坐下:“我又不拉幫結派,要什麼助力。娘,這些您就彆管了,兒心裡有數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