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趁機與往常連多瞧一眼都不敢的小娘子們好生"親熱"了一番。
若非校尉催促的很,兼之他們心中壓抑多年的野望已被釋放,隻怕他們眼下還待在某個婦人的被窩中努力耕耘著。
此間樂,不思蜀。
時至如今,這些雙手沾滿了無辜百姓鮮血的"精銳們"早已將他們加入"義軍"的初衷乃是為了填飽肚子而忘在腦後。
"殺殺殺!"
"無生老母!"
在近乎於原始本能的驅使下,這些滿臉猙獰的漢子們不斷揮舞著手中兵刃,雙眸中滿是瘋狂,瞧不出半點對於死亡的恐懼。
...
...
兗州城頭,以知府為首的文武官員簇擁著年近六旬的魯王朱壽鋐,表情各異的打量著城外的叛軍們。
恰逢此時,叛軍震耳欲聾的嘶吼聲刺破雲霄飄至城頭上,引得諸多如臨大敵的文官們驚呼一聲,險些癱軟在地。
此時眾人中最為鎮定的,莫過於身著甲胄的千戶守備,黝黑的麵龐上雖然也摻雜著一抹驚容,但除卻緊握刀柄的右手微微顫抖之外,再沒有多餘的動作。
"李將軍,你跟本王說實話,城外的叛軍究竟是在虛張聲勢還是篤定要拿下我兗州府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兗州作為魯藩封地,在國朝初年光是直接受魯王節製的衛所便有三個,人數多達上萬人。
隻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如今負責兗州城防重任的隻剩下了名存實亡的"兗州衛",兵力拋去老弱病殘,以及吃空餉的關係戶之外,僅有千五百人。
"回稟王爺,"聞言,被稱之為"李將軍"的武將微微躬身,朝著身旁的魯王朱壽鋐澀聲道"城外叛軍雖是來勢洶洶,但多以流民為主,軍中又沒有攻城器械。"
"隻要我兗州軍民百姓上下一心,定然能夠如願退敵。"
此話一出,城頭上的氣氛愈發沉重,魯王朱壽鋐枯瘦的臉皮也是一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雖是不通行伍,但也聽出了"李將軍"的言外之意。
看來城外的叛軍們,是鐵了心要拿自己腳下的兗州城了。
"如今我兗州的軍民百姓,全靠李將軍了。"
"本王這就回府,將府中的侍衛悉數派來。"
"劉大人,你即刻召集城中富紳豪商議事,讓他們將府中的家丁門客一並派至城頭。"
生死危機之下,在山東百姓心目中頗有威望的魯王朱壽鋐頓時展現出了大明宗室應有的擔當,並且不顧宗室藩王不準過問地方事宜的禁令,以命令的口吻朝著一旁的兗州知府吩咐道。
"臣等遵命。"
見魯王朱壽鋐將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眾人本是驚疑不定的內心也得到了不少慰藉。
尤其是身材魁梧的李將軍更是麵露詫異之色,忍不住多瞧了魯王朱壽鋐幾眼。
這位魯王殿下,倒是與傳聞中那些聲色犬馬,碌碌無為的宗室藩王有些不同呐。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