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錢糧店(下)_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48章 錢糧店(下)(1 / 1)

"京師出名的錢鋪都是誰家的?"

"可有人願意出賣?"默默在心中思索片刻,朱由校重新將目光投向眼前的精明管事,淡然如水的聲音猶如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一塊石子,惹得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安心底泛起了無數漣漪。

一向喜歡防患於未然的天子果然不是因為"心血來潮",方才決定過問宮中"皇店"的生意,而是另有所圖。

"回陛下的話,如今京師錢鋪的幕後東家大多都是南方人,若是價格合適,自然是有人願意出賣.."

相比較剛剛侃侃而談的"糧店",在針對"錢鋪"這一話題的時候,王實肉眼可見的遲疑了一下,隨後方才拱手回應。

彆看如今大明的商賈活動大多都是以"白銀"充當貨幣,但在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建國的時候,卻是專門出台過律法,禁止白銀在民間流動,官府認可的法定貨幣為銅錢和"寶鈔"。

不過因為沒有設立金銀本位儲備,僅靠著朝廷公信力支撐的大明寶鈔迅速貶值,銅錢和白銀也逐漸成為了民間市場的主流貨幣。

萬曆年間,朝廷針對日漸興盛的商業貿易,準許民間商人設立"錢鋪",作為錢鋪法定之始,其作用相當於閹割版的"銀行"。

錢鋪的經營者大多在當地富紳豪商,家世殷實中產生,靠著家中的"流動資金",向官府買進作為"製錢"的籌碼,並方便百姓攜帶交易。

經過數十年的擴展與完善,如今的錢鋪已然具備了後世"銀行"的雛形,不僅負責"製錢"籌碼的兌換,還提供了放款放貸的業務。

更重要的是,這些錢鋪彼此間還出台了更加方便錢貨流通的"會票",作為在異地支取銀錢的憑證。

"這些錢鋪可能鑄幣?"沉默片刻,朱由校犀利如刀的聲音便在堂屋中炸響,並加重了空氣中的緊張肅殺之感。

眾所周知,大明金融秩序崩塌是出了名的,建國之初發行的"寶鈔"到了永樂年間便貶值了十倍不止,如今更是等同廢紙,無人在意。

相比較之下,唯獨那銅錢還保留有一絲價值。

不過即便如此,朝廷因為"缺銅","缺銀"以及管理混亂等緣故,同樣在時間的長河中,將曆朝曆代最為重要的"鑄幣權"拱手讓出。

毫不誇張的說,截止到"隆慶和議"之前,銅錢依舊是市麵上主流貨幣的時候,各個地方上的士紳豪強都在鑄私錢,就連那遠在帝國邊陲的蠻夷土司們也不例外。

"不敢欺瞞陛下,"喉嚨上下鬆動片刻,王實滿臉緊張的輕聲道"南邊那些規模稍微大點的錢鋪幾乎都會鑄錢,咱們北方的錢鋪們倒是少一些.."

許是怕朱由校因此震怒,對於其中內情頗為了解的王實又趕忙找補了一句"不過這些錢鋪造出來的銅錢質量參差不齊,加上大家夥現在都用銀子了,如今已經極少見到這些私造的銅錢了.."

這也就是"隆慶開關"之後,大量的白銀隨著海外的商隊流入大明,使得粗製濫造的銅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繼而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否則在大明市場上流通的銀錢可謂是"五花八門",性質規格上各不相同。

早些年的時候,朝廷還象征性的管管,但沒用多長時間便聽之任之了。

"最後一個問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朱由校頗有些刨根問底的意思"依著你剛才所說,這些錢鋪彼此間是通過那會票作為在異地支取銀錢的憑證。"

"難道這些錢鋪就不怕有人弄虛作假嗎?"

聽得此話,王實黝黑的臉頰上頓時湧現了一抹不易察覺的詫異之色,暗道朝廷的工部衙門難道連這點"防偽"的本事都沒有了嗎?

心中雖然腹誹不已,但王實嘴中的功夫卻絲毫不慢"陛下英明,這些會票不僅擁有各種各樣的防偽標識以及數字暗號,而且製作會票的楮紙也是由官府發放。"

"故此這些年,倒是極少聽說有那以假亂真之事.."

原來如此,朱由校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眼眸中閃過一絲精明,暗道這工部的官員們還不算太蠢,在失去了"鑄幣權"之後,還知道亡羊補牢,控製民間會票的原材料。

否則的話,這大明的金融體係是徹徹底底的遊離於朝廷之外了。

"且先下去吧,日後自會有人找你。"

"不要讓朕失望。"

默默在心中梳理了一遍脈絡之後,朱由校伸手接過身旁司禮監掌印遞過來的熱茶,並點頭朝著惶恐不安的王實吩咐道,而其意有所指的話語更是讓王實這個精明能乾的中年管事瞬間激動起來。

以他的為人處事,如何聽不懂天子的言外之意。

他老王家祖墳冒青煙了,他要發達了!

...

...

"大伴,這糧店和錢鋪的事你要放在心上,不要耽擱了。"目送著感恩戴德的王實離去,朱由校以不容拒絕的口吻朝著身旁的司禮監掌印吩咐道。

此事不僅關係到一觸即發的西南戰事,更涉及到大明的金融體係以及至高無上的皇權。

"還請皇爺示下,"王安雖然多多少少猜到了朱由校心中所想,但與生俱來的謹慎與縝密,還是讓他不由自主的多問了一句。

"從明日開始,便從朕的內帑出錢,在京師采買些糧店和錢鋪,並逐漸在兩京十三省鋪設分店。"

"如今西南戰事一觸即發,故此大伴可先將重心放在那西南。"

雖說西南那些蠢蠢欲動的土司們尚在左右橫跳,還未徹底下定決心反叛,但他作為一國之君,卻是要未雨綢繆,早做準備。

其中,作為民生所需的糧草便是重中之重。

畢竟有了"永寧奢氏"的教訓之後,這些西南的土司們必然會做好萬全的準備,以杜絕奢崇明"孤立無援"的覆轍。

"奴婢遵旨。"在明確了朱由校的意誌之後,忠心耿耿的老太監便是嚴肅點頭,其渾濁的目光也是猛然投向了西南,隻覺身上的膽子似乎又重了幾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就看吧,看把不把你頭笑掉就完事 大唐第一女判官 盜墓:誰把我棺材蓋兒蓋上了?! 一睜眼我無敵了,也失憶了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