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手段_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53章 手段(1 / 1)

午時三刻。

在西山腳下"檢閱"完即將出征,趕赴西南坐鎮的京營虎賁之後,大明天子朱由校顧不上因為縱馬疾馳,而隱隱有些作痛的雙腿,於乾清宮暖閣再次召見以內閣首輔方從哲為首的文武群臣。

"陛下想要讓三省總理代掌征南將軍印璽?"許是沒有料到天子竟會在如此關鍵的時候"自亂陣腳",暖閣中正襟危坐的朝臣們頓時麵麵相覷,首輔方從哲的眼中滿是愕然。

從初代"西平侯"沐英奉旨坐鎮雲南開始,沐氏家族便以"征南將軍"的身份掌管雲南的中軍衛所,成為同時兼顧"武勳"和"將門"兩層身份的封疆大吏。

與此同時,作為這大明朝的首輔,他內心十分清楚這號稱永鎮雲南的沐氏家族,與朝廷中樞之間的關係,其實遠不像民間百姓想象中那般"和諧"。

洪武二十五年,坐鎮雲南多年的沐英因為接連遭受"義母"馬皇後和"義弟"朱標猝然長逝的噩耗,於昆明西平侯府病逝,導致雲南的行政權力和軍事權力一度出現中空。

為了能夠讓位於帝國西南版圖的雲南完全處於朝廷的控製之下,太祖朱元璋繼續秉持"諸王坐鎮"地方的策略,將原本封地在陝西岷州的岷王朱楩改鎮雲南。

此後幾年的時間裡,朱楩與沐英的長子沐春和次子沐晟因"軍權歸屬"先後爆發過多次衝突,但紫禁城的太祖朱元璋始終不聞不問,對朱楩在雲南"奪權"的行為予以默許。

隻是好景不長,隨著太祖朱元璋撒手人寰,年輕氣盛的建文帝開始著手"削藩";值此關鍵時刻,已經襲爵成為新任西平侯的沐晟果斷上奏建文帝,聲稱朱楩在封地上擁兵自重,似有謀反之意。

消息傳回南京,正愁不知該以何等由頭發難的建文帝猶如柳暗花明,順理成章的下旨將朱楩廢為庶人,押回京師看管,雲南的最高權力重新落入沐氏家族之手。

四年之後,成祖朱棣靖難成功,下旨恢複原有諸王的全部待遇,岷王朱楩也得以重回雲南坐鎮,並"不知悔改"的與沐氏家族爆發衝突。

不過此時的沐晟已經完全掌握了雲南的軍政大權,在軍中毫無根基和威望而言的岷王朱楩完全無法與沐晟所抗衡,最終黯然離開了雲南。

此後十餘年間,成祖朱棣也曾試圖將自己麾下戰功煊赫的次子朱高燧改封至雲南,借此削弱沐氏家族在雲南當地的影響力,但因朱高燧覬覦皇位,始終不願離京就藩,使得沐氏家族得以永鎮雲南。

"黔國公沐昌祚病重,其孫不學無術,怕是難堪大任.."在窸窸窣窣的討論聲中,朱由校輕輕頷首,似乎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個決定,將會在雲南當地掀起怎樣的滔天巨浪。

"陛下所此話有理,但黔國公府終究世鎮雲南,在當地土司心目中的影響力不可替代,這征南將軍也一直是由曆任黔國公所擔任.."猶豫片刻,首輔方從哲澀然回應,一張臉上寫滿了糾結和茫然。

如若是太平年景,即便那黔國公沐啟元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靠著祖上的餘蔭以及朝廷的威勢,也足以令雲南當地的土司們不敢輕舉妄動。

但眼下這等年景,就憑那知曉縱情聲色的沐啟元,斷然難以壓製住當地早有反心的土司蠻夷,故此天子有意令三省總理佩戴征南將軍印璽,名正言順的節製雲南中軍衛所也在情理之中。

隻是如此一來,會不會讓那未來的"黔國公"沐啟元懷恨在心?

畢竟在過去二百餘年的時間裡,這征南將軍一直是由黔國公所擔任,而朝廷又不可能因為其不學無術,便將其與那些試圖犯上作亂的勳貴歸為一類,廢黜其襲爵的資格。

"非常時期,何必循規蹈矩?"對於首輔方從哲等人的遲疑和猶豫,案牘後的朱由校顯得毫不在乎,眼眸中還有不屑的神采劃過。

如若是國朝初年,以黔國公府那無可替代的影響力,包括朱元璋和朱棣這對父子在內的大明天子自是不能隨意"削權",以免引來沐氏家族不滿,繼而導致雲南不穩。

不過時至如今,這黔國公府除了一個"世鎮雲南"的名頭,以及整個昆明府五成以上的田地,還有什麼特殊的?

若非現任黔國公沐昌祚對朝廷忠心耿耿,兼之行事作風也頗有些先祖沐英的影子,知曉通過"扶弱抗強"的方式壓製雲南境內的土司,恐怕這黔國公府早就跌下神壇了。

"陛下所言甚是,"見朱由校打定主意,暖閣中的朝臣們也不敢再勸,紛紛拱手稱是,畢竟這黔國公府在雲南的地位實在太過於特殊,隱隱約約間竟有些"國中之國"的意思。

"至於雲貴川三省的土司,元輔也可選擇忠於王事者,由朕下旨嘉獎,"在解決了黔國公府的事情之後,朱由校迅速將目光對準了即將犯上作亂的西南土司。

靠著朝廷在過去兩百餘年不遺餘力的"改土歸流",尤其是萬曆年間的"播州之亂"以及前年春天的"永寧之亂",他篤定這些常年偏居一隅的土司們並不敢全都冒著天下之大不韙,趁著局勢動蕩之際起兵造反。

畢竟就連當年的努爾哈赤在起兵之際,其胞弟舒爾哈齊都曾與其分道揚鑣,並且一度築城屯兵,不願與其同流合汙,足以可以這些土司在心中對於大明尚且保持著一絲畏懼之心。

除非大明即將轟然倒塌,否則誰也不會隨便成為眾矢之的。

基於以上種種,下旨安撫的手段雖然無法在根本上杜絕這些西南土司蠢蠢欲動的野心,但起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決定,不至於出現星星燎原的趨勢。

"臣遵旨。"

聞聽此話,首輔方從哲便是快速應是,暗道天子這是已經斷定那雲南土司必然會在黔國公沐昌祚病逝之後造反了,在這等情況下,朝廷"料敵從寬",提前采取些措施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哪怕收效甚微,也是聊勝於無。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對的,你可以摸摸他! 開局被廢,我靠係統成至尊人皇 整個地下世界都聽他的,你說他是臥底? 斷親緣,虐渣渣,重生千金她不伺候了 傻人有傻福,媳婦送上門 網遊:我的鍛造熟練度億萬倍 從小鎮科員到權力巔峰 江少,你的賭注過期了 四合院:從教訓許大茂開始 倚天:我張無忌,無敵的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