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局動蕩,國內傳統手抄紙技術逐漸落後。為學習先進技藝,李庭琚三赴朝鮮:首次在異域恩師的指導下,習得精湛的手工抄紙技藝,歸來後改良原料與工序,造出優質高麗紙;第二次為掌握機器造紙技術,克服東家猜忌、同門師兄的惡意陷害,結識機械人才,秘密繪製機器圖紙,與天津機器廠合作,製造出一套造紙設備;第三次赴朝,通過朝鮮朋友無私幫助,衝破層層阻礙,終於掌握發電技術,在家鄉建起中國北方第一家機器造紙廠,並順利投產。李庭琚堅守“實業救國”的信念,改良造紙技術和設備,向同行無償傳授經驗,推動造紙業的蓬勃發展,成為那個時代的楷模。
作者:燕山樵夫所寫的《大紙坊》無彈窗免費全文閱讀為轉載作品,章節由網友發布。